听障儿童如果要真正融入主流社会,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听觉、语言、发音和认知能力之外,还要懂得如何与人沟通,要掌握基本的口语和行为交流技巧。这些应该从康复训练的早期就给予关注,如果到孩子年龄较大以后再培养建立这些习惯会难度很大。
练习沟通能力的方法一: 沟通行为技巧的培养
1. 目光交流:从小就培养孩子和人交流时要注视对方,不能看着别处。
2. 轮换表达:要让孩子尽快理解两个人不能同时说话,要等对方说完再开口,懂得轮替交流的规则。如果刚开始时孩子对要求不能理解,训练人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辅助。如:讲话时把手或用到的玩具放在自己口前,讲完后把手或玩具放在孩子口前,表示现在该你说了。如果每次你都能这样做,不久他就能理解什么时候该听,而什么时候该说。一旦孩子理解了轮替交流,不再抢话,就可以把这个提示动作去掉。
3. 礼貌行为:从小就要注重培养孩子基本的礼貌行为和礼貌用语。如:见面要打招呼,离开时要说“再见”;要让老人先走或给老人让座等等。一些听障患者由于从小缺乏这方面的培养,长大后也不懂得这些礼貌行为,使得周围的人总是把他们当成与众不同的一员。
很多家长虽然也注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但方法不当。例如,家长让孩子对老师说“老师好”,而孩子当时的语言水平只能表达出“好”,于是家长就马上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说出这句话。当每次交流都演变成这样的正音或学说话时,就完全丧失了交流的意义,而且会引起孩子的厌烦和抵触。因此,在生活中培养孩子与人交流时,不用要求他一定表述准确完整,家长只要呈现出正确的交流行为和语言就可以了。
4. 积极互动、好奇提问:善于在生活中引发孩子提问,能够调动孩子的好奇心。
5. 给予回应:在别人讲述时,听者要能够表示出正在聆听,可以说出“啊、对、是吗?”等表示回应。当讲话者向他提问时,应能够做出相应回答。这些也是交流沟通的技能。
练习沟通能力的方法二: 主要沟通策略
1. 没听清时能够要求对方重复:当孩子没有听清他人的语言时,应能够要求对方重说一遍,“我没听清,你能再说一遍吗?”这是基本的沟通策略之一。
2. 懂得如何询问未获得的信息:如果对别人陈述中的某部分信息没有听清楚,就不需要让对方完全重复了,可以针对性地提问,如“你是说8点集合吗?”
3. 没有听懂时知道如何要求对方解释说明:如果能够听清楚对方的语言,但不理解其中的某个或某些词语,就需要请求讲话者给予解释。如“xx是什么意思?”
4. 能够向听者提供解释说明:当别人不理解孩子的语言时,他要懂得提供重复或用其它语言进行解释。
5. 能够和对话者维持同一话题:如果完全不关注他人的语言内容,只讲自己的,沟通就会难以持续。因此,从小要培养孩子关注他人的讲述内容,能与别人进行同一话题的聊天。
练习沟通能力的方法三 高级沟通策略:
当孩子的年龄和语言水平都增长起来以后,就要对沟通策略有进一步的要求。
1. 能使用正式的交流用语:例如,“欢迎到我家来做客”、“我很荣幸。。。。”
2. 能用适宜的方式引起关注:当妈妈一直和别人聊天而孩子希望妈妈陪他玩时,孩子会说“妈妈,你能帮我xxx吗?”
3. 能用适当的言语征求他人同意
4. 能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5. 能用合适的方式拒绝
6. 能够主动转换话题:当对方的话题是自己不愿谈的,可以自然地转换话题或“打岔儿”。如果孩子的语言水平发展较好,可以逐渐掌握这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