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幼童如果有俗语说的「臭奶呆」,也就是指口齿不清的问题,老一辈的观念常会误以为是和舌系带(舌头底下连接口腔底部的一根薄膜)过短或是大舌头有关,认为只要透过开刀就能获得改善。言语治疗师表示,事实上问题并非那么单纯,即使说话能力对于每个正常人来说似乎很稀松平常,但是要做到每一个字的准确发音,其中包含了多项复杂的技巧组合,所以在最初学习阶段时,必须要持续藉由聆听声音、观察嘴型与区辨发音的方式和部位,大脑也同时进行统合整理与孩子主动尝试错误及练习的回馈等,最后才能达到正确的发音。而真正造成口齿不清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两个:
婴幼儿听语发展的黄金期是在3岁以前,其实正常胎儿晚期在母体内就有完备的听觉神经系统在接收母亲的声音,所以为什么母亲的声音也最能安抚新生儿,以便能清晰接收语音和语言,听力正常至为关键。
因此目前医学建议新生儿最好能在出生的3个月内接受听力筛检,一旦确定为听障儿时,若能在6个月以前给予治疗,将来在语言和身心发展上达到正常程度的机率相当高,相反来说,若等到3岁以后才进行矫正,极可能造成语音学习困难,连带使得语言和社交技巧上因此而发展迟缓。
构音异常是儿童语言障碍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但只有少部分是因先天发音器官构造缺陷的关系,例如舌系带过短,使得舌头无法碰触到上颚或上唇,或是有唇颚裂的问题,而绝大多数还是因为发音的方式或位置不正确所导致。
除了可能和口腔感觉动作协调性不佳、语音听辨力和口腔灵敏度较弱有关之外,由于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的情况也相当常见,像是父母亲平时过于忙碌,与孩童交流互动的时间少之又少,或是从小只是由老人家、外佣所照顾的幼童,可能较少有机会沟通对话,在缺乏学习、指导和刺激的封闭环境中,容易导致孩子对于语音理解和表达不足,进而影响到语言的发展。
发音要正确,必须兼顾嘴型、舌头摆放位置和吐气运用这三大要素,以下是最为常见的四大构音异常类型,爸爸妈妈们不妨可借此从中观察,孩子是否会对于哪些特定发音感到困难。
Type1.替代音:会以其他音代替原来的发音,例如把「p」念成「b」,「跑步」就会说成「饱步」;把「t」念成「d」,「兔子」就会说成「肚子」;「c」说成「z」,「吃饭」说成「资拌」。
Type2.省略音:在发音时将语音简化,而通常是省略第一个音,例如把「谢谢」说成了「夜夜」;把「花朵」说成了「蛙我」。
Type3.歪曲音:错误扭曲的发音,有时让人根本听不出究竟在说些什么,这通常是由于听力异常、发音器官构造缺陷或是其他脑部疾病所导致。
Type4.附加音:和省略音正好相反,而是在原本的发音中加入不必要的音,例如把「吃饭」说成「出换」。
嘴唇和舌头的灵活度与发音准不准确大有关系,就像从小习惯使用右手写字、拿筷子的人,长大后想换成左手拿笔、筷子时,一定因为不够灵活而拿不稳,因此口腔训练也是一样,越早开始进行,唇舌的操控自然越灵敏自如。
1.把奶瓶换成吸管
虽然看似同样是吸吮的动作,但因吸管比奶嘴细长,因此嘴唇要更为紧闭,还要懂得控制嘴巴吸吮的力道,不失为一种能够有效刺激口腔运动的方式。
2.将细碎食物改成大颗粒
有些父母担心幼童还不太会咀嚼,容易消化不良,因此习惯先把食物弄得细碎后再喂给孩子吃,其实当孩子长牙齿时,就应该开始训练他的咀嚼能力,同时可帮助牙齿发育及口腔肌肉发展,尤其是在咬碎大块食物时,舌头必须跟着不停翻搅,就是舌头灵活度的一种训练方式。另外,「舔」这个动作,也是训练舌头灵活度的一种方式,因此让孩子用「舔」冰淇淋或棒棒糖来做为训练,相信他们一定都会很认真练习的。
3.吃多种类的食物
软绵、酥脆、坚硬等各异的食物口感,能为口腔带来不同的刺激,藉由接触丰富的食材来增进口腔感觉,对咬字发音自能达到一定的帮助。
4.玩吹泡泡或吹蜡烛的游戏
学习把气从嘴巴吹出来,要运用到嘟嘴再从口腔送出气流的技巧,是利用有趣的游戏来练习嘴形和送气控制的好方法。
5.仰头漱口
学习刷牙、漱口、吐水这一连串的动作,除了是牙齿健康保健的好习惯之外,也是运用口腔技巧的各种练习方式,等到幼童熟悉这些动作之后,就能够尝试更高难度的仰头漱口训练,可以先从让孩子含着白开水仰头动作开始练习,确定不会将水吞下或呛到时,爸爸妈妈再示范仰头漱口给孩子看,这个动作主要是在训练舌根肌肉的控制,帮助日后更好的发出舌根音。
6.尝试用嘴唇和舌头制造声音
爸爸妈妈可以用简单的旋律重覆唱出同一个发音,引导孩子跟着练习,例如「ㄨ、ㄨ、ㄨ、ㄨ」,等到孩子熟练之后,就改为「ㄌㄨ、ㄌㄨ、ㄌㄨ、ㄌ ㄨ」…以此类推,重点是要让孩子觉得是在玩游戏般轻松有趣的自然学习,不会因感到压力反而产生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