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不仅损害儿童的听说能力,还妨碍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听障儿童的各项素质是一个有机整体,听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其他能力的协调发展。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指偏离常态标准的行为,是儿童中出现的各种影响其品质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行为。Achenbach把儿童的问题行为分为两类: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前者指焦虑、不安、抑郁、退缩等情绪问题,后者指攻击性、反抗性、反社会性、过度活动等行为问题。问题行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相当普遍,并且持续的时间长,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能力上,听力言语上的障碍会给听障儿童带来困难,有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而问题行为又有可能会对他们的听力言语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文将简要阐述学前听障儿童的问题行为和听力语言康复的关系,以期帮助听障儿童的康复教育工作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