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怀疑小朋友出现语言发展迟缓的时候,可以先观察留意以下几点:
1、小朋友的游戏技巧
同样2岁的小朋友,两个都还没会说话,但一个玩游戏就已经很厉害,另外一个还不懂怎么去玩,只是会敲敲敲、咬咬咬,就会知道游戏技巧弱的小朋友要接受训练的需要大很多。
2、口肌发展
留意小朋友在进食时,食物是否要软固体才能进食或总是含着食物。口肌发展弱的小朋友,语言发展都有可能较慢。
3、发音怪异
除了有bb音之外,留意小朋友所发出的音是否音法怪异。
4、因言语而影响到其自信心和社交发展
5、说话颠三倒四,或组织混乱
如果家长们发现小朋友有以上的情况出现,就应该求助言语治疗师帮助小朋友作出针对性的治疗,目的在于分析小朋友的沟通、表达能力迟缓原因。
家长最常会问的就是小朋友发音不准,大了之后会否自然变回准确?「一般小朋友,4岁后发音就应该完全准确,如果四岁后发音都是不准确,那就要见见言语治疗师,了解错音的成因。很多小朋友会说很多bb话,四岁前,是否需要见治疗师?除非见其口肌发展差,不肯吃东西,吃的东西要让它们软之后再吃,那么那个阶段就应该见言语治疗师。」
现今社会,大多数父母都要出外工作,因此带孩子的责任都会落在家中长者或保姆的身上。而大多数家庭所聘请的保姆带有外地口音,发音都不太准确,长期在这种半咸淡的语言环境,有可能影响小朋友发音。对此,老师建议:「小朋友并不会知道你教他的哪一个音是正宗的,哪一个是有口音的,所以如果没得选择,一定要由保姆带小朋友的话,那么家长就再提供多一点接触纯正普通话的学习环境给小朋友。」

平日家长应该制造多一点与小孩沟通的机会。
很多家长都会为小朋友买一大堆昂贵的玩具教材在家中学习,老师建议家长应看清楚教材的训练指引,并好好善用。此外,有家长因看见自己的孩子说话不如同龄小朋友,会有所担心,并因而向言语治疗师求助,老师指出近年求助人数亦有上升,但也不能单从这方面就代表其有语言发展问题,言语治疗师会从多方面评估,以下为评估内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