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聪】急!孩子突然“结巴”?家长可别帮倒忙
我家宝宝平时说话挺好的,但一觉醒来,突然就结巴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说话结巴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长要如何干预?
其实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出现过口吃的行为,比如演讲前比较紧张的时候。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不由自主地重复或延长话语中某一个音节、单字或者片语的现象,通常会在孩子两岁到五岁的这段时间体现出来。
两岁多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口吃的表现,因为他正处在一个语言技巧和口腔肌肉活动,同时快速发展的阶段。
孩子在这个时期,不仅需要练习如何长时间地运作发声肌肉的能力,快速积累复杂词汇,还需要学习如何将单字拼凑成句子,这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蛮大的挑战,所以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或长或短的口吃经历。
所有年幼孩子(甚至包括成年人)都会有不断重复单字和短语的情况,而且会因为焦虑或者压力而增强,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口吃,真正的口吃是没办法只依靠家庭调整来解决,必须要寻找专业的语言治疗师的帮助。
刚发现孩子口吃的时候,多数家长不会直接带他到医院,而是选择自己在家里纠正一段时间,发现没有效果后,才可能考虑到医院。
但是有些做法不但没有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看看你有没有用过?
类似这样的话,还有“放松,没关系”“不怕,再说一遍,这次可以说清楚”。
这些看似是在鼓励孩子,但这样做,家长无形中在提醒着他,你说话口吃,吐字不清楚,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有些家长能很好的捕捉到孩子的意图,就小月龄孩子而言,这是个很棒的“技能”。
但对于语言学习阶段或者有口吃的孩子来讲,拥有这个”技能“的家长要学会控制,不要因为孩子说话慢,表达不清楚,就代替他表达,耐心等他自己说出来。
当发现孩子口吃的时候,家长不要焦虑,要尽量忽略他口吃的问题,把他当作正常说话的孩子来沟通。
认真听孩子讲话,不要纠正他,也不要中途打断他,更不要着急帮他把话讲完。
在日常生活中,你要放慢你的语速,无论是在跟孩子说话,还是跟别人交流。如果全家人都能放慢语速交流,效果会更好。
所谓言传身教,用这种以身作则的方法让孩子说话慢一点。
每天安排亲子时间,在不受外界打扰的情况下,将你的全部注意力放在陪孩子玩耍、聊天。
当孩子某件事情做得很好的时候,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转移他的注意力,同时强调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多数口吃孩子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以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如果这种现象持续超过2~3个月,并且影响正常交流,或者口吃非常严重,一定要及时进行干预、矫正,以免影响孩子语言能力。